“艺术与审美”:美育与文化自信 - 新闻资讯 - 北京大学教务部
菜单

“艺术与审美”:美育与文化自信

2018-11-29   作者:殷金琦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昆曲向来以其佶屈聱牙的唱词和婉转悠长的曲调闻名于世,这或许会令熟悉了快节奏和现代风的年轻人望而却步,然而在北大,画面有所不同。

 

2017年3月10日,昆曲《白罗衫》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全场座无虚席,观众中大多数是北大的青年学生。

 

2018年3月27日,一场以昆曲技艺为主题的讲座在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如期而至,演讲者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北大人文教育的新尝试,艺术学院开设了包括“昆曲经典艺术欣赏”在内的“艺术与审美”MOOC系列课程,这正是对北大人文传统的回应和对传统文化的反哺,也是对通识教育的创新和对大众美育的担当。

 

历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的开设并不简单。这一课程体系共包括五门课程,分别是艺术与审美、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和世界着名博物馆艺术经典,贯穿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艺术学院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协助,虽说是困难重重,但肇始于2012年的这一课程体系却以非凡的速度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012年教育部体卫艺司有关同志向叶朗教授提议设立这样一门课,以慕课的形式向全国学生授课,旨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然而这仅仅是相关部门的口头提议,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行政运作中,不过出于思想上的不谋而合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叶朗教授主持下,艺术学院早自2012年就开始组织实施,从北大和全国选聘讲课老师,录制视频,并邀请相关专家反复讨论整门课程的框架、授课大纲,审核并完善讲稿,课程在2014年录制完成,2015年3月即开放选课,到如今选课学生已经达到16万人,覆盖190所学校。然而事实上直到2015年5月18日教育部才就相关事宜正式向北京大学发函,可以说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人文教育的发展,在艺术学院的组织下,雷厉风行地完成了相关工作,展现了北大人的干练与担当。

叶朗,1938年出生,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总体策划,参与讨论、确定课程的指导思想、内容安排和教学团队的组织邀请,并参与“艺术与审美”、“伟大的红楼梦”两门课的讲课视频录制。

 

困难:多方延请,汇聚精英

 

作为一门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好老师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走的比公文还快,意味着这门课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尤其体现在延聘老师、整合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上。

 

尽管如此,在人文魅力的引领下,在艺术学院老师的努力下,重重困难终于得到了克服,使这一课程不仅呈现了北大教师的学术与教学成就,还凝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院等7所大学的优势项目;不仅汇集了高校教师,还延请了文化界的知名学者和艺术家,既有王蒙、白先勇、蔡正仁等文化界名流,又有樊锦诗、王旭东等长期在敦煌工作的学者。就这样“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汇聚了全国的文化精英,一场美育的饕餮盛宴正式开启。

樊锦诗,1938年出生,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是享誉国内外的着名敦煌学者。

八所学校通力配合,优势资源强强联合

 

创新:苦心孤诣,独出心裁

 

教学运行的创新:互联网+知识

课程由“智慧树网”全程服务支持,选课学校配备指导老师或助教帮助和督促学生学习,和教学团队一起共担教学责任。每学期运行结束都提供细致的大数据分析,为课程在线教程的改进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真正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效应,实现了“互联网+知识”方面的开拓。

大数据分析

 

教学模式的创新:线上+线下

课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在线教程+线下师生和生生跨校直播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定模式,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新形态。线上聆听大师垂训,既可以做笔记,又可以提问题,与真实课堂无异;线下见面课,既可以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又可以与其他学校学生交换思想,互通有无。

混合式教学模式图示

 

教学内容的创新:通识+专业

 

利用网络平台,创造新型人文艺术通识课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国艺术精神,力求普及性、趣味性和学术性、思想性结合,引导大学生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为了保证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结合,这一课程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过程性考核,每门课每学期自主学习30学时的在线视频教程,在智慧树网直播互动网的支持下,开展了6次12学时的全国跨校直播互动见面课,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并在期末考核中展示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艺术学院王一川院长主讲@北京大学理教308

2017年10月26日见面课彭锋教授主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贡献: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资源共享

 

正如该课程体系的协助方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联盟的愿景一样,“艺术与审美”课程体系是要“共建共享更多优质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经过几年努力,课程确实达成了这一目标。“艺术与审美” 2015年3月上线运行,已运行4个学期,选课学生有600多所大学的16万人;其他4门课程于2017年2月上线运行,选课学生有来自190所大学的25866人,使北京大学和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发展

 

“艺术与审美”课程实现了教师发展的创新,在向全国高校开课的基础上,联合北京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组织选课高校的教师培训,目前已培训86所高校165名教师,达到了“授人以渔”的目的,体现了北大人为国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的胸襟与抱负,正如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所说,“北京大学不仅为本校学生提供更符合学生特色的教育模式与教学内容,为国家民族的进步所作出的担当恰彰显了北大的家国使命感。”

教师培训现场

 

文化传承

 

这一课程的本意是要在高等院校中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浓厚氛围,引导大学生熟悉和热爱我们民族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认识和体验,深化他们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意识。回顾开课的几年,这一课程确实实现了其初衷。

中国传统文化的播种者与传递者

 

来自南开大学立志从事艺术设计的Z同学说,“每当我看到无印良品等外国产品中传递的其本国文化内涵,就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文化要继承才有创新的道理。我和室友组队选了‘艺术与审美’课,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体验到了外国艺术的魅力,给我深刻的印象、深远的影响。”

 

来自北京大学的X同学说,“我之前选修过昆曲课,课上请到的老一辈艺术家给我很深的感触,一方面是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坚守,另一方面是对表演精益求精的打磨。这门课不仅推广了传统艺术,也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实现了这双方面的改变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未来的发展。”

 

这种志存高远的目标与贴近学生的初衷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更让上级领导赞叹不已,教育部林蕙青副部长评价这门课说:“这门课的定位非常好,大师用他们的毕生研究凝练出的精华来指导学生,聚集了最优质的资源,对我们国家推进素质教育很有意义。”

昆曲授课现场

 

立德树人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全人格的发展又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播了健康、高雅、纯正的趣味和格调,真正实现了引导大学生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的目标,从而使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进一步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林建华校长称赞这一课程,并进一步指出北大“校内也要建立这样的机制,让大家都去努力地去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开创了政府引领、大学策划组织以及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教学新模式,从而探索出了中国教育的新可能。

 

 

编辑 | 殷金琦

图文 | 殷金琦

资料 | 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