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计划十周年记 - 新闻资讯 - 北京大学教务部
菜单

拔尖计划十周年记

2018-05-09   作者:赖钰

 

2009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的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开始筹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11所高校开展试点,每年招收1000名本科生。北京大学于2009年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设立五个项目组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并于2010年加入由城市与环境学院和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联合成立环境科学项目组。

 

洞中肯綮,砥砺十年

“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

2005年,钱学森发出的这一感慨,道破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面临的瓶颈,叩开了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而这一命题的答案,无疑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来共同破解。

2009年,钱老在北京逝世。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在全国11所高校应声启动。计划实施初期,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各大高校埋头苦干,力求开拓出一条培养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2009年,北京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设立五个项目组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试验。此外,北京大学自筹资金,在校级层面成立地学、力学、“古典语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试验项目。次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成立环境科学项目组,逐渐形成了六大国家级拔尖计划项目格局。

截止2017年,六大学科进入国家计划培养的学生逾千人。

锋刃十载,磨砺以须。如今,已是拔尖计划在北大的第十年。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北京大学在拔尖计划的尝试与探索中,开辟了选拔一流学生、配备优秀教师、创新培养模式、加强科研训练、营造国际氛围六大重点方向。

北京大学在拔尖计划的实施中始终注意,这一“计划”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一个两个国际顶尖学者,更重要的是探索一条适应国情、适应校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基础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模式,进而带动全校各学科优秀学术人才的培养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选拔一流学生

北京大学各拔尖项目在学生遴选方面,以开放性为基本原则,坚持多次遴选动态进出双向选择

在高考选拔环节,各项目通过学科夏令营,锁定一批专业兴趣浓厚、潜质优秀的学生进入相关院系学习。入学后,各项目通过不同的形式,如核心课程、学业成绩、集中选拔、导师推荐、专家面试、科研展示等多种方式,在相关院系和元培学院的学生中进行二次遴选。在此基础上,根据入选项目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未来志向和个人意愿,实行动态进出。

2、配备优秀教师

北京大学注重发挥高水平的学科实力与雄厚的师资力量优势,促进拔尖人才培养。鼓励名师上讲台、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学者担任课程主讲和学生导师;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名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指导。目前,平均每学期均有约700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特别是拔尖项目院系,每学期都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学者教师近百人次为本科生开课,与项目实施前相比同比增长约23%,正高级职称教员开设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一半左右。

此外,各项目还根据学科需要,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聘请一流师资为拔尖学生开设重点课程。

Michel Broue,巴黎七大教授 ( Exceptional Professor), 在代数几何和表示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他提出的关于代数导出等价的Broue猜想把几个不同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成为国际前沿的着名难题。Broue为北大“拔尖计划”开设了线性代数课程,他在采访中评价北大学生:“孩子们都很勤奋,对知识非常渴求,他们不会一味地遵从老师,而是喜欢提出质疑,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

3、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传承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民主科学”的办学精神,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遵循学科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来确定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工作的开展模式。具体体现为模式多样化、覆盖扩大化、学科自主化、育人全面化。

模式多样化:北京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四个项目中开设“大实验班”——低年级有较多的学生参加,随着专业兴趣、学习与研究潜力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最终确定20名学生上报教育部。同时,北京大学在生物、环境科学两个项目中开设“小实验班”,新生入学后根据第一学期的学习表现选拔20名实验班学生进行培养。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班学生将根据其专业兴趣、发展潜力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动态进出。

覆盖扩大化:目前拔尖计划形成了教育部项目、校级项目、校内其他专业优秀人才培养三大格局。其中教育部项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环境科学六大学科项目,校级项目包括地学(李四光班)、力学(周培源班)、古典语文学(文史哲考古外语)三大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此外,学校还启动了其他专业优秀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校院系开放申请。

学科自主化:鼓励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开展培养模式探索。以物理学院为例,通过模块化的课程改革,物理学院共设置纯粹物理型、宽基础型、应用物理型、天文型、天文技术型、大气科学型6种培养方案,以小块多样的课程体系和滚动开课措施保障培养方案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依照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的空间。

育人全面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实践教育、理想教育相结合。各院系通过“第二课堂”,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平台,为培养学生提供发现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台,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图为环境科学项目组学生赴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改革教学方法

2012年9月,北京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项目开展小班课教学”改革。探索转变教学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采取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担任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的教师中多为该方向顶尖学者、教师。

2012年秋季学期至2015年春季学期,拔尖院系共在16门课程上实施了“小班课教学”,共开设67个大班,346个小班,选课学生8280人次。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等共计406人次知名教授和骨干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小班研讨课指导老师。

5、加强科研训练

北京大学强调以导师指导下的学生科研训练作为提升拔尖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将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培养优势。高松、鄂维南、王恩哥、欧阳颀、严纯华、方精云、陶澍等一批高水平的学者都亲自担任本科生科研导师,以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引领学生自主开展创新研究。

2010-2016年,拔尖院系本科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382篇(其中拔尖院系本科生为国际核心期刊第一作者达309篇,占总发表数的22%)。

6、营造国际氛围

秉承“造就通才、发明新理、传承文化”的传统办学宗旨,营造活跃和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国际化的校园氛围,通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全方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邀请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内外名师来校讲学、将一批学生送到海外一流大学和实验室交流学习,加强对拔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国际视野的开拓。

2011年起,拔尖院系累计开设本科生非语言类的外语授课课程156门次。

计划实施以来,拔尖院系年均出境交流人数比实施前增长一倍。

为塑造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养和领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科技精英和环境问题专家,由哥本哈根商学院、丹麦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共同开展了“北京-哥本哈根城市挑战计划”(The Beijing-Copenhagen Urban Challenge,简称BCUC)。

BCUC课程为期一个月,课程为全英文授课,分别以两周为单位在哥本哈根和北京两个城市中进行。项目采取北京和哥本哈根高校学子1对1的结伴互访形式,注重跨学科、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世界性问题。课程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分组讨论、企业实践、实地调研、成果参观、学术报告等。

 

自由成长,葳蕤生光

拔尖计划的初衷,是培养一批能够成长为相关科学领域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家队伍的优秀人才。因此,拔尖计划培养人才的关键,是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提供适合学术人才成长的环境。只有在适合学术人才生长的沃土中,接收充足的阳光和养料的滋养,才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科学精神,让他们找寻到一条适合自身的路径,自然成长起来

2014年,严筱溦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前往加州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深造。进入北大学习之后,抱着对跨年级学习交流和深度科研的浓厚兴趣,她加入了强化挑战班,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本科在读期间,严筱溦在李晴老师的实验室里进行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研究。

“当时身在其中没有特别的感觉,后来出国接触了更多的教育模式,我意识到自己在挑战班所获得的机会、所接受的培养是非常难得的。”

生科强化挑战班是一个涵盖了课程改革、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等多方面人才培养的综合项目,旨在培养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这种培养模式,对于喜欢做科研的人来说,非常有益。”在挑战班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可以看见许多特色课程。每周JC便是其中之一——将挑战班的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由选定感兴趣的主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与相关老师交流,最终以小组学生为主讲人,和挑战班同学共同讨论学习这些主题。除此之外,挑战班每年还会举行一次年会,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次汇报各自科研成果的盛大交流活动。

“之所以觉得难得,是因为现如今我进行的很多科研训练,早在挑战班时就已受到了启蒙。”尽管只是学习经历中的简略一瞥,亦能发现挑战班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已经渗透方方面面。严筱溦是加入生科挑战班的第二届学生,毕业之后也常回学校,每一次都能发现挑战班的新变化、新发展,“有时会为自己当年没有得到这些新机会而惋惜,但更多地还是为现在师弟师妹所拥有的条件感到开心。”这些令她羡慕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正是得幸于老师们为帮助挑战班的学生成长所付出的心力。

同样受益于拔尖计划的,还有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倪星宇。大一升大二之际,他通过选拔成为了北大图灵班的首届学生之一。

2017年10月17日,在北京大学静园五院举办的首期图灵班开班仪式,标志着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改革正式启动。由图灵奖得主亲自参与教师招聘、课程设计和指导学生,图灵班的开设以培养中国未来的图灵奖得主为奋斗目标,致力于提供宽松的氛围和优越的条件,切实提高北大以及国内其他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进入图灵班之后学习生活上的压力还是增加了不少的,但这种压力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督促。”相比原有培养方案而言,图灵班新增了许多必修专业课程,大多是以小班教学、单独评分的模式进行,学术要求有所提高,以倪星宇所学的“离散数学”课程为例,两学期内容几乎涵盖计算机科学所需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此外,图灵班的学生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邀请包括John在内的行业“大咖”参与授课,同时还能进入学院老师的课题组。正是这优渥的土壤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倪星宇坦言自己每次上课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思维火花碰撞的魅力。

“在图灵班里,老师提醒我们应该广泛了解行业方方面面,不必太早将自己收敛到一个点上。”现阶段,倪星宇对自己的期望是,扎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多听、多看、多思考,不断提升自我的“广度”,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兴趣。

当前,学科交叉越来越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热门话题,正在攻读物理学双学位的倪星宇,希望能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实践中。“在这方面,现有的杰出成就是计算机图形学与量子计算。我希望能够在本科高年级,加入相关研究的课题组,争取贡献自己的一份成果。”

 

成就与未来

目前,北京大学拔尖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项目组已招收 9届学生,环境科学项目组招收 8届学生,进入教育部项目学生逾千人,各项目还根据各自情况,适当调整了受惠学生范围。

此外,三个校级项目覆盖学生范围超过五百人。

拔尖计划培养的毕业生大多进入世界顶尖高校继续深造。2014年至2017年,已经有560名学生从“拔尖计划”中毕业,他们中的大多数进入到国内外顶尖高校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深造比例接近99%。其中有85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深造,471人赴哈佛、耶鲁、剑桥、斯坦福等国际顶尖高校继续深造。

此外,拔尖计划培养的学生在国际竞赛更是表现不俗。在第四届丘成桐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北京大学代表队囊括全部6个个人金牌和1块团体金牌,韦东奕同学更是一人独得4块单项金牌,并获个人全能金牌。

回顾拔尖计划十年,北京大学逐渐形成了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引领的教师队伍,构建了以主干基础课、大类平台课、通选课、核心通识课为主体的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本科课程体系,与一批欧美、港台地区的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批具有优秀科研潜质、高远科学志向的毕业生,同时也带动了全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拔尖计划在北大走过了十年,我们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夯实本科教育教学,落实新的改革思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面向未来,北京大学将结合教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同时,北京大学将设立荣誉学位,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人才培养氛围。激励学生深度学习,选修富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并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真正发掘一批在本科阶段就表现出浓厚的学术兴趣和杰出的学术潜质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志向和自我成长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养支持。

开展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一方面,推动全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探索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

如整合科学专业综合实验课,每个实验需要连续3-4周,每周1天的时间来学习和操作。学生以4-5人为一组,从30个来自不同PI实验室备选实验课题中,按自己兴趣选择8个(每学期4个)参与训练。

拔尖计划在北大,不仅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要思考如何形成合力、贯通培养,让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双一流”建设做出贡献。

 

拔尖大事记

 

  • 2009.09 教育部召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筹备会。
  • 2009.10 北京大学上报“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工作方案。北京大学同步启动“北京大学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试验计划”。
  • 2010.06 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列入校级项目并开始招生。
  • 2010.09 北京大学地学、力学、环境科学学科点加入“北京大学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试验计划”校级项目。
  • 2010.10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北京大学被批准实施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2010.11 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 2011.09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项目进入教育部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并开始第一届学生遴选,至此,北京大学六个学科点和三个校级学科点开始全面招收学生进入“拔尖计划”,开展全面运行。
  • 2012.09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项目开展“小班课教学”改革。
  • 2013.05 时任教务部部长方新贵向教育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专家组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项目阶段性总结报告。后经教育部批准,转为重点项目,继续支持。
  • 2013.09 教育部召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阶段性总结评价大会,高松副校长代表北京大学做阶段性总结报告。专家组评价北京大学拔尖项目“实施情况良好,改革成效显着”。
  • 2014.09 北京大学“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各项目启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 2015.10 北京大学校级“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开展新一轮校级项目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