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出发与深深扎根

重新出发与深深扎根

多年以前,凤凰卫视吴小莉那句“有大事的时候,就有我在”又回响在耳边。怀揣着儿时仍有余温的新闻梦,爱折腾的我决定试试。

享受“我在现场”

加入新闻网之后,我终于可以享受那种“我在现场”的感觉。在报道的第一线,我可以尝试记录现场的每一个细节,获得对事件本身最切身的体验。

如果不去采写五四体育场翻新的消息,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北大网球场用的是悬浮式地板、五四跑道用的是无颗粒喷涂技术;如果不参加北京论坛的报道,我想我永远都不会看到陈鼓应先生这样大名鼎鼎的学者极其可爱幽默的一面……如果只是坐在电脑前快速浏览网页,而不是投入现场,去感受、去发现、去挖掘,我永远都只是一个站在外围的旁观者,而作为记者在现场进行新闻报道,我可以以见证者和讲述者的身份,成为这大事小事的参与主体之一,并向不在现场的人讲述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

“在现场”虽然带给我一种自乐自得的成就感,但并不那么潇洒。大二刚加入记者团的时候,自以为在别的组织、社团有过几篇人物报道经验,应对新闻网的任务一样能驾轻就熟。但我却看到我的稿子经过李娜老师、白惠元师兄、婧婧的修改,文稿在修订模式下密密麻麻地划满了各种修改符号。在老师、前辈的推荐下,我特地看了几篇老记者写的文章,确实大多语言简练通俗、活泼生动,同时又做到了表达准确、信息丰富,读来趣味横生。我只能以勤补拙。慢慢地,新闻采写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2010年暑期,我幸运地获得了到新华社对外部实习的机会。实习老师恰好曾经带过一位相识的北大师兄,每每提及,赞不绝口,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收集资料、无数次被拒绝后的采访,最后两周总算完了4篇报道,幸运地被登载于新华网。

采写技巧固然重要,但终究是“末”,我坚信社会责任感才是新闻工作者之本。声张正义、鞭挞邪恶,一度有着英雄主义情结的我一想起这些宏大的字眼便觉热血沸腾。2010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莅临北大演讲,我和冯慧文负责报道,当天晚上完成了《英国首相卡梅伦北大演讲:中国的崛起是一种机遇》。一想到这是一个校内外瞩目的重大新闻,我们就感到很大的压力。第二天早上新闻网发布稿件,不到半天时间点击量就超过了三千。晚上,我看到一篇转自校外论坛的帖子。文章指责向卡梅伦提问“英国应该向中国学些什么”的北大学生傲慢无知,在未名bbs以及校外各大论坛引发了漫天的口水战。后经过不少亲临现场的同学澄清,才发现事件起因是一位报社记者记错了现场的信息,把提问的同学——一名伊拉克籍交换生误认为是北大的中国籍学生,从而被部分读者进一步误读为这是北大学生自大无礼的表现,而后各方基于不同的立场展开论战。这场起因于模糊事实的争论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而我也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记者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

认识北大乃至认识世界的窗口

虽然当初是怀抱着体验传媒行业的想法加入记者团的,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新闻采写、摄影能力的提高固然是在这里最直接的收获,但是新闻网并不只是一个传媒人职场训练基地。更重要的是,报道工作给了我认识北大乃至认识世界的窗口。

完成报道任务的过程中,参加了学校不同院系、不同部门召开的会议、论坛,从会场布置、发言风格、可以管窥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之间思考逻辑、行事风格存在的差异。有的时候还能在现场捕捉到平日看不到的画面。2010年暑假,我担任由汤一介先生主持的儒臧主编精编会议的摄影任务。会上,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对诸位主编说道:编撰儒臧不仅是一项研究课题,更是一件关乎全人类文明、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参与编纂工作的学者都任重道远。说到动情处,先生更是声音哽咽,几乎泪下。这时,我真正地体会到,即使是在这个时代,学校里依然有着这样一批勤勉治学的学者、大师默默守卫文化的火种。

学校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交流活动,参与报道,我获得不少身在燕园、放眼世界的机会。在2009年、2010年北京论坛现场,亲历数千名学者聚在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不同的学科视角、不同的观点产生激烈的碰撞,我才感到思想的视野可以如此地开阔。英国首相卡梅伦、前首相布莱尔举手投足间展现的绅士风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成长不仅是向外去拓展未知的世界,更是向内去发现自己的内心。苏格拉底的一句“认识你自己”不仅仅是哲学家们讨论的命题,也是普通人穷尽一生去完成的任务。具体到大学阶段,“认识自己”这个抽象的命令具体化为寻觅所爱并爱吾所爱的任务。

向内深入到自己的心灵也必须以探索世界作为前提。只有当自己置身于一个新的环境中时,你才能从思维定式中摆脱出来,审视自我。大一时,我经常会有比较纠结的情绪,在不断交织的嗟叹迷茫与听人嗟叹迷茫中渐渐消磨青春的时光。对于自己的专业、对于社团工作,一开始不是真的喜欢,只是因为依赖和习惯;对于从来未涉足的领域,并不是因为讨厌,只是因为害怕尝试。桎梏在自己的熟悉的狭小世界里,有时看似忙忙碌碌,却没有方向,生活有如一个漩涡,把我卷进去了。

大二开始,为了完成新闻网的采写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我得以与校内高层、社会知名人士接触,描写社团牛人、学术文艺高手成长的心路历程,去嘉兴报业集团实践,与校外媒体打交道……报道了不同的学科讲座,倾听不同的圈子的故事后,我才发现生活有如此多的可能,才知道世界是如此的广阔,才发现曾经将大学简单地浓缩为“保研、就业、出国”的三个选择是多么浅陋与无知。更重要的是,这种观察也给了我一次次省思自己的机会,去渐渐发现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并不断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一开始,带上记者证就得“被迫”走出自己的世界,而现在我则时常和大家开玩笑说,记者证是一种特权。

从盲目追寻之后加入记者团重新出发,到集中精力扎根于此,还不到两年的时间。然而回首跨入燕园以来的三年时光,记者团的工作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在磕磕碰碰的前行当中,在这里我终于有一种坚定的力量。依旧不明确知道未来的路将要通向何方,但更从容的脚步让我相信下一站有更美好的风景。

写给北大新闻网十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