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高级搜索  

戏里戏外
日期: 2012-06-18  信息来源: 文化产业研究院

【编者按】近日,作为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主要内容,2012年春季学期《经典昆曲欣赏》本科生通识选修课结课。一学期四个月的时间,选课的学生通过昆曲理论与表演穿插、台前与幕后交融的立体化视角,由《牡丹亭》为中心向外辐射,全面体验了昆曲的艺术之美。以下我们摘编了部分同学的学期文章,管窥一角,展现大学生眼中的昆曲之美

四月春风,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燕园虽小,却也容得下昆曲踏过数百年沧桑,绽放其中,大美其美。

最初对昆曲产生兴趣,是受央视大型纪录片《昆曲六百年》的影响。影片大气宏伟,是吟诵出昆曲兴衰起伏的史诗,当时正是白先勇先生推广青春版《牡丹亭》之际,两者配合掩映,着实掀起了一阵昆曲的风尚。那时我陶醉于江南庭院小家碧玉的美丽精致,也爱慕折子里典雅的诗篇,满腔热情地去书店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全部买下。于是,那时候读戏成了功课之余最快乐的事情之一。但受限于当时的时间和条件,却少有听戏的机会,与昆曲再续前缘竟是若干年之后在燕园,而她,魅力依旧。

翠笛声声,恰是歌舞又起时。这一次,不仅有机会身临其境的看戏,更有机会和诸位昆曲界的名师们面对面地交流。白先勇老师主持的那堂课上,沈丰瑛老师和俞玖林老师的出现是意料之外的,活脱脱都是画里面走出来的美人儿。淡黄色裙衣,映衬着丽娘的娇羞,浅青色长衫,烘托着柳生的儒雅。水袖一甩,抹去了百年的尘埃;柳枝一扬,撇去了万古忧伤。教室不再是教室,而是百年前的姑苏小院。戏不醉人人自醉!

大师工作坊那天再见到沈老师和俞老师,甚是激动。他们没有上妆,但美丽却丝毫不减,想来是昆曲人物的气质已经深深扎根于其生命里,逾越了戏里戏外,你我、真假的界限,着实是功力的体现。那天讲的是《惊梦》中的几句,以小生的念白为主,唱词为辅。二位老师很亲切,从苏昆发音与普通话的不同说起,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我们念白。第一次有了什么是“入声字”的概念和体会,不禁感叹昆曲的精致是来之不易的,从口型的把握到尾音的处理,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需要精心雕琢。之后是对于情绪的处理,两位老师亲自示范,俞老师说“这出戏中小生是要换位思考的,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位佳人的梦中情人,是近乎完美的”。

我想正是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为青春版《牡丹亭》赢得了盛名。 最吸引我的其实是两位老师有神的眼睛,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他们的眼睛总是在“说话”。戏里,柳生和丽娘寻寻觅觅,苍茫人海中不经意的相遇,前世今生的缘分啊,都集于那惊鸿一瞥之中。戏外,两位老师的眼睛明亮得透彻,让人着迷,想要追随于他们,去倾听那眼神背后的故事。我好奇地问两位老师,这样有神韵的眼睛是怎样练成的。他们笑着解释,自己就是戏中的人物,满眼就是姹紫嫣红的景致,就是才子佳人的彼此钦慕,这是用情在演,用心在表达。朴实简单的话语,让我不禁有些潸然,他们将生命的情与爱和昆曲相交融,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无需言语,心与心之间可以直接相通。戏里,透过一生一旦明亮清澈的眼眸,我看到了烟波画船、雨丝风片的春色,看到了一见倾心的爱恋;戏外,读两位老师智慧的双眼,我读懂了他们对艺术的崇敬和执着追求。

一柄折扇在手,氤氲茶香,戏里戏外,别样人生。(国际关系学院2010级 杨妍捷)

编辑:剡溪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投稿地址 E-mail:xinwenzx@pku.edu.cn 新闻热线:010-62756381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方正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