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大家扎根课堂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国际学者回归母校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作者:admin 时间:2019-10-18 22:16 点击: 次) |
—— 郑晓静院士与国际学者联袂为本科生授课
(通讯员:姚宜之)为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加强课程思政与国际化建设,机电工程学院邀请郑晓静院士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伟教授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开设了通识课程《力学通识及前沿概论》。该课程面向我校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旨在为本科同学普及力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前沿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等,培养并提高本科生的力学素养,从多角度、多侧面引领学生认识并了解力学学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将其他学科与力学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该课程开设后,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选课人数达到课容量上限,自9月18日开课以来的一个月,每周三、周四的晚上,A楼225教室内座无虚席,郑院士与高伟教授深入浅出地从多方面讲授力学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力学的盛宴。
课前,学院党委书记梁玮与执行院长黄进教授走入课堂,与同学们深切恳谈,嘱托同学们珍惜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大师们的授课中感受崇尚科学、不懈探索、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激励同学们志存高远、奋斗青春,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西电力量。交流课后,同学们激动地谈到,“在大学期间能够听到院士上课是一生都非常难忘的记忆。郑老师深厚的知识储备让我们收获满满,也颇受感动,一定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学院邀请郑院士为本科生授课,是机电工程学院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精品“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院士、国际学者的知识底蕴和人格魅力,实现知识的传授和价值的同频共振。院士授课也为我们广大党员教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榜样!
授课教师简介:
郑晓静,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5月生,浙江乐清;198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在兰州大学任教授,2012年7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主要研究领域: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研究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并任工程科学部的评奖委员会主席、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周培源力学奖”等。
高伟,现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12月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曾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机械与制造工程学院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学部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5月至今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长期从事机械系统与结构动力学、不确定性分析、安全性评估、稳健可靠性优化设计等领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混合随机区间场、区间随机有限元、多场不精确谱随机有限元和随机等几何的分析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求解体系;在对具有混合随机与非随机不确定性的大型复杂结构进行响应、极限、弹塑和稳定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结构安全可靠性的上下限,解决了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大型复杂结构安全性能准确评估与稳健可靠性优化设计等难题。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并成功应用于机械、土木、航空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期刊论文120余篇。